前言:致学生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物的学问——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学习经济学的原因:

  • 有助于你了解你所生活在其中的世界,有许多经济问题会激起你的好奇心。

  • 它将使你更精明的参与经济,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 将使你更好地理解经济政策的潜力与局限性。

关于作者

大家可以去wikipedia查阅,或者Google 格里高利·曼昆


《经济学原理》是世界上最流行的经济学教材,其英文原版现已被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美国600余所大学用作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教材,迄今为止它已被翻译成20种语言在全世界销售100多万册。本书自从1999年出版以来已经经历了7版,我自己买到的 是第7版,分上下两册,上册微观经济学分册,下册是宏观经济学分册,全书一共36章,分为13篇,总的说,emmmm非常的厚🤦‍♀️。

本来想把书读完了再整理笔记,思考了一下,觉得很可能会拖延,决定边读边做笔记。

哈哈哈哈哈,开始吧:


第1篇 导 言

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是经济学基础的知识,主要分为微观經濟學和宏观經濟學两个部分。在微观經濟學中,主要講的是价格理论,有关市场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个体市场行为,其中包括有市场供求理论,和博弈论的初级内容;宏观經濟學,是以市场宏观经济为主,考虑政府的行为对市场的影响,其中包括通货膨胀、贴现率、利率、税收以及汇率等相关政策对经济体的影响。(摘自维基百科)

经济学发展及其代表人


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 《国富论》

新古典经济学: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宏观经济学: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当代经济学:萨缪尔森《经济学》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1、人们面对着权衡取舍(People face trade-offs.)

2、机会成本就是你愿意放弃的事物的价值(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 get it.)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Rational people think at the margin.)

4、人们会对誘因作出反应(People respond to incentives.)

5、交易可以使每个人更好(Trade can make everyone better off.)

6、市场通常是组织經濟活动的好办法(Markets are usually a good way to organize economic activity.)

  • 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服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 看不见的手

    • 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1776年出版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了全部经济学中最著名的观察结果: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他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并导致了合意的市场结果。
  • 亚当.斯密的观点有一个重要的推论:当政府阻止价格需求根据供求状况自发的调整时,它就限制了看不见的手对组成经济的千百万家庭和企业的决策进行协调的能力。

7、政府行为有时候可以改善市场表现(Governments can sometimes improve market outcomes.)

如果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如此伟大,为什么我们还需要政府呢?

  • 原因一:只有在政府实施规则并维持对市场经济至关重要的制度时,看不见的手才能施展魔力。最重要的是,市场经济需要实施产权的制度,以便个人可以拥有和控制稀缺资源。

  • 原因二:看不见的手是强有力的,但并不是无所不能的。

8、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取决于这个国家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能力的水平(A country’s standard of living depends on its ability to produce goods and services.)

生产率: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服务的数量

生产率与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对于公共政策也有深远的含义。

9、当政府印发过量的货币时价格也会随之上升(Prices rise when the government prints too much money.)

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在大多数严重或持续的通货膨胀情况下,罪魁祸首是货币量的增长。

10、社会面对着通货膨胀和失业的短期权衡取舍(Society faces a short-run trade-off between 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

短期的通货膨胀增加就业

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的学科。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的学科。

第3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第一章所强调的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是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人们在相互交易的时候究竟获得了什么好处?为什么人们选择相互依存?

对于上述问题的回答是理解现代全球经济的关键。在当今大多数国家,所消费的许多物品与服务都是从国外进口的,而且所生产的许多物品与服务也都出口给国外客户,大家可以切身体会到全球贸易带来的便利。

1、一个现代经济寓言

一个人的生产是有限的,也就是时间只有这么多,因此,在紧凑的时间中生产更多,驱使着人们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由于专业化和贸易,人们不用增加工作时间就可以消费的更多。

2、比较优势:专业化的动力

绝对优势:一个生产者用比另一个生产者更少的投入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

比较优势: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

在描述两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时,经济学家用比较优势这个术语。如果一个生产者在生产X物品时放弃了较少的其他物品,即生产X物品的机会成本较小,我们就可以说,他在生产该物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尽管一个人有可能在两种物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一个人却不可能在两种物品上都具有比较优势。因为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是另一种物品机会成本的倒数。除非两人有相同的机会成本。

专业化和贸易的好处不是基于绝对优势,而是基于比较优势。贸易可以使社会上每个人都获益,因为它使人们可以专门从事他们具有比较优势的活动。对从贸易中获益的双方而言,他们进行贸易的价格在两种机会成本之间。

这一章,主要讲应用自身优势通过贸易换取其他物品,这个让我想到了以前的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需要一个广大的市场作为货品出口地,而清朝刚好符合条件。但因清朝出产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奢侈品在欧洲市场十分受欢迎,而中国人不大量购买英国商人带来的西方工业制品,十八世纪的广州贸易给中国带来大量贸易顺差。西方商人来购买茶叶、生丝、大黄和其它货物,是需要用金银来支付的。18世纪,英国开始实行金本位货币政策,而清朝以白银作为货币,似的英国需要从欧洲大陆购入白银作贸易用途,金银一买一卖,英国利润受损巨大。后来英国开始将鸦片销售到中国,在早期的对外贸易中,清朝一直处于优势地位。但随着鸦片的大量输入,从根本上逆转这种局面。

1838年12月底(道光十八年十一月),清朝道光皇帝颁布《钦定严禁鸦片烟条例》,开始了著名的禁烟运动。

1840年6月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开始。

第四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